1802 字
9 分钟
聊聊Android上五花八门的浏览器

Android富有多样性。与iOS上所有浏览器都基于Safari内核不同,这使得Android上大多数浏览器都可以使用自家内核,提供别具特色的体验

TIP

本文若无特殊说明,提到的浏览器均指Android平台

OEM厂商定制浏览器#

得益于Android的开放,您拿到手机时,系统默认的浏览器往往不是Chrome,而是OEM厂商「精心打造」的定制浏览器。例如小米浏览器,华为浏览器等。

Samsung Internet(三星浏览器)#

一众OEM定制浏览器中的顶级。基于Blink内核,采用OneUI设计,风格统一。特点如下:

  • 反追踪:可以阻止追踪器,第三方cookie等。
  • 反骚扰:向后反重定向,弹出窗口拦截,应用跳转拦截。
  • 广告拦截:支持安装第三方广告拦截插件
  • 视频助手:极佳的视频播放体验
  • 后台播放:使其可以免YouTube Premium在后台播放视频
  • 强制深色:极佳的网站强制深色模式
  • Samsung Pass:三星自己的自动填充服务,但Google填充无法工作,这也是我放弃他的原因
  • 区域限制:国区三星无法使用Google作为搜索引擎,需要改区。

国产厂商OEM浏览器#

国内的OEM浏览器就很…难评。高情商来讲就是「本地化适配非常好」。

不管是小米/华为/vivo/OPPO还是其他国产OEM厂商基本都一个样:主页给您塞满新闻小说漫画短视频直播等功能,极其臃肿。

其优点是开箱即用,符合国内用户习惯。

缺点显而易见:隐私政策模糊、广告多、功能臃肿,内核也基本会比Chromium的build慢半截。有些厂商甚至还会往您的浏览器里塞黑名单和白名单,某些网站直接给您偷偷过滤掉不让访问,或者直接把您的浏览记录上传到服务器。

app内置浏览器#

许多app都喜欢自己再额外套一个浏览器,这里就需要讲讲Android系统的Webview

Android Webview:大多数App内置的浏览器功能都依赖于它。它不是一个您能直接打开的 App,而是一个系统组件。

当您在应用里打开一个链接,调用的就是这个WebView。

国产浏览器#

这类浏览器在国内拥有巨大的市场份额,比如QQ浏览器。它们大多基于Chromium/WebKit,但进行了大量魔改。比如:深度整合了下载、小说模式、网盘等功能,在一些特定场景比如看小说上体验较好。

缺点非常明显:隐私。他们提供的并非单纯的浏览器体验。而且对现代Web标准的支持有时会落后于Chrome和Firefox。

两座越不过去的大山 Chrome vs. Edge#

Google Chrome#

Google生态的集大成者,它的优势不仅在Android设备上的极佳Google生态上,几乎可以称得上目前最佳的浏览器,引擎最佳,兼容性广泛等优点使其成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浏览器。Chongxi主要是因为Google自动填充服务才用的Chrome。

缺点是资源占用较高,稍微吃性能。手机上的功能真的比较少。在隐私方面,需要对Google抱有足够的信任。

Microsoft Edge#

Edge算是和Chrome同根了,使用的也是Chromium内核,继承了其极佳的渲染引擎。

它的最大卖点在于与Windows PC的深度同步整合。如果您主要使用Windows电脑,那么Edge提供的手机PC同步体验丝毫不逊色于Chrome。

我认为edge是给了不想被Google全家桶绑死的用户一个顶级的选择。

缺点的话现在也非常明显,开始向国产流氓看齐了,塞了一堆诸如新闻资讯AI等无关紧要的内容进去,而且Microsoft审美真的很差,相比Chrome真的难看很多。

别具特色的第三选择#

Beyond the giants, there’s a world of innovation.

Mozilla Firefox#

Android上主流的使用自有引擎GeckoView的浏览器。

优点非常突出:强大的浏览器扩展、严格的跟踪保护、容器标签页隔离工作、个人等不同身份的登录状态,防止跨站跟踪

如果您比较注重隐私,Firefox绝对是不二之选。

Vivaldi Browser#

由前Opera团队打造,并继承了高度可定制

Chongxi用了一段时间,感觉还是比较不错的,支持Google自动填充,和Chrome操作逻辑非常接近,使得我从Chrome切换过来毫无成本。

Brave Browser#

Brave 默认屏蔽所有广告和跟踪器,速度极快。

不过其争议性在于它试图用注意力经济模型来重塑网站盈利方式。无论您是否认同其模式,它的隐私保护和速度都值得一试。

Kiwi Browser#

最早实现了在Android上支持桌面版Chrome扩展。但是目前疑似有点死了。

DuckDuckGo#

鸭子鸭子跑

如其搜索引擎一样,它的浏览器应用也极度注重隐私,每日自动清除浏览数据,还有一键烧毁按钮,一次性干掉所有记录,也提供应用跟踪保护等功能,体验非常轻快简洁。

via#

via是一个纯粹的浏览器,回归浏览网页的本源。

它直接调用Android系统自带的WebView内核来渲染网页。这意味着它不需要打包一个巨大的内核引擎,从而实现了安装包体积的极致控制。

可玩性也比较高,用户脚本/自定义等功能都非常好用,作为一个纯粹的浏览器,他极其出色。

Tor#

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浏览器。他的设计目标非常纯粹,尽最大可能隐藏您的网络身份和活动。

您的流量不再直接到达目标网站,而是进入Tor 网络。在这个网络里,您的流量会被自动加密三次,并通过至少三个随机选择的中继节点进行传输,最终才从出口节点到达目的地网站。这意味着目标网站只能看到出口节点的IP地址,而非您的真实IP。

其主要功能是访问以.onion为后缀的隐形服务。也就是暗网。日常使用很不便利,因为流量需要多次中转,速度缓慢。

自动填充#

这是一个体验分水岭。Chrome和Edge的自动填充无疑是最无缝的,这避免了手输密码的烦恼,体验极佳。

对于其他浏览器,我强烈建议使用独立的密码管理器如Bitwarden/1Password。它们以 App 扩展的形式,可以为几乎所有浏览器提供强大且统一的自动填充服务,让您不再被浏览器本身绑定。

关于我#

主力依旧使用Chrome,因为被Google绑死了。

浏览器的选择非常看重个人习惯,不妨多试几款。

聊聊Android上五花八门的浏览器
https://blog.chongxi.us/posts/2025-09/02/a/
作者
Chongxi
发布于
2025-09-02
许可协议
CC BY-NC-SA 4.0